孔喉压汞数据处理(压汞孔径分布)

2024-08-20

岩石的孔隙结构是什么?

孔隙结构指的是储层岩石内部所展现出的复杂孔洞和通道的几何特性,包括它们的形状、大小、分布状况,以及这些孔洞与通道之间的相互连接方式。这些孔隙和喉道的配置关系,共同构成了储层内部孔隙连通性的总体图景。孔隙结构对于理解储层的储油、储气能力至关重要。

孔隙结构是指岩石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特征及其相互连通关系,由于它对储层的储渗能力、流体分布、油气产层的产能、油水在油层中的运动、水驱油效率及采收率的大小等均具重要作用,而成为储层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孔喉级别、孔喉组合类型及定量表征孔隙结构的特征参数等方面。

孔隙的微观结构是指:①孔隙的大小、分布及其形状;②粘土基质;③砂粒组构。经验证明,孔隙的微观结构对于岩层内的流体流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孔隙的微观结构直接影响由人工注入的流体对原油的驱动效率。孔隙喉道及其形态 孔隙的喉道是孔隙很小的部分,其大小和形状对储集层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典型孔隙结构模型及分布

特点是孔隙结构好,排驱压力小,孔喉直径均值大,进汞的累计饱和度约为80%。这种类型的压汞曲线呈两段式或非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分布特征为:压力约为1MPa以下时,压汞曲线为一较陡的斜线段,表明孔径大于3μm的微裂隙、植物细胞残留大孔隙和部分大的次生孔隙较发育,约占总进汞量的38%。

类型Ⅳ所代表的孔为典型的“双峰”孔隙结构,即小孔和微孔含量均较高,两者对煤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贡献为在约0.3nm和50nm处先后出现两个峰值(图25b)。这种孔为透气性较好的平行板孔及尖劈形孔。

原生孔、外生孔和矿物质孔以1 μm的大孔级孔隙为主,有利于煤层气渗流;气孔以0.05~1 μm的小、中孔级孔隙为主,有利于煤层气聚集和渗流;0.01 μm的微孔主要为分子结构孔,对煤层气渗流的意义不大,扫描电镜也难以分辨。

谢庆帮(1988)在划分低渗透储集孔隙结构时,结合孔隙与喉道大小的分级将孔隙结构分为中孔粗细喉道、中小孔细喉道、小孔微细喉道、微细孔喉道及微孔微喉道五级。张绍槐等[114]按孔隙直径中值大小将孔隙分为大孔隙(60 m)、中孔隙(60 ~30m)、小孔隙(30 ~10m)和微孔隙(10m)四种。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喉道下限确定

表6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统计表 2 利用压汞资料确定储层喉道下限 对川东南地区44块样品的毛管压力资料计算了喉道半径对渗透率的贡献值。根据上一节介绍的方法,可把渗透率累积贡献值为99%时所对应的孔喉半径视作喉道下限Rc。

对于一些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及原始粒间孔隙遭到破坏不多的中、高渗透率砂岩储层,大多数储层岩石孔隙喉道大小遵从正态分布,因此,可利用正态分布法确定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根据压汞曲线、铸体薄片图像等资料获得的特征参数,可以定量化地刻画储层孔喉发育程度及其连通性等孔隙结构特征和储集性能。本区砂岩孔中,隙结构特征参数能较好地表征和反映出延长组长长长8油层组的孔隙结构和储集性能的优劣,还为延长组储层的评价和有利储层分布区的预测提供了定量化的参考依据。

古近系定远组,储层岩性以红灰色、浅棕色中细粒砂岩、含砾砂岩、粉砂岩为主。其孔隙度变化范围07%~137%,其平均值约为10%,渗透率(0.22~4523)×10-3μm2,一般多在(11~20)×10-3μm2左右。孔隙结构特征 合肥盆地侏罗系砂岩孔隙结构可见表7-14。

储集层的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岩石的孔隙系统由孔隙和喉道两部分组成。孔隙为系统中的膨大部分,连通孔隙的细小部分称为喉道(图3-4)。油气水在储集层复杂的孔隙系统中渗流时,将要经过一系列交替存在的孔隙和喉道。